只要围绕孩子成长,将各种细节做透,自然会有用户买单。
一句话提炼:安全私密记录宝宝成长的家庭云存储软件,支持视频、照片、语音等各种形式,自动归集生产时间轴,方便用户随时查看。
晒娃这件事情,似乎已经成为朋友圈一定会出现的内容;也有不少萌娃,通过各种社交平台迅速走红,乃至于成为国民表情包。
虽然父母晒到朋友圈里的图可能仅仅是精修的1%,还有99%都存在手机里舍不得删除;但在时光小屋创始人刘杰看来,晒娃的需求是单边的,不论是朋友圈还是微博——晒娃的人有晒的欲望,但是看得人其实很多都没有看的欲望。
刘杰属于连续创业者,曾任职于浦发银行。读书的时候就很喜欢计算机,2008年离职开始互联网创业,并先后创办云掌柜、天天券等。直到2012年,他自己也有了孩子,全家都特别喜欢给孩子拍照。
那时候拍照这项活动正在慢慢由专业相机转移到手机端,而手机拍照的两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刘杰和家人:拍的照片太多,每张都舍不得删除;孩子的照片分散在全家乃至于邻居朋友的手机中,很难集中整理保存。
这个时候他想到,为什么不能做一个将孩子照片集中存储分享、并且可以自动生成timeline的平台呢?
这就是时光小屋,作为一款专注于儿童成长记录的家庭云存储工具,于2013年正式上线。
记录孩子成长这个需求一直都存在,在互联网渗透之前,父母通常会为孩子建一个纸质的成长册,贴上照片写下感想作为纪念;时光小屋做的,就是在当下将这件事情线上化,形成一个永远不会丢失的云空间回忆。
毕竟对于父母来说,记录孩子成长的情感动机要远高于其他个人情感,而孩子的各种素材一定需要某个平台进行集中存储,这是产品的切入点;由于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能够上传相应内容、从自己视角出发进行标签记录,『时光小屋』也为家庭内部产生共享行为的提供了一个情感互动场景。
『我们解决的就是家庭内部爱的素材的存储和传播这一需求。』
时光小屋为有小孩的家庭提供一个以文字、图片、视频、语音等形式记录宝宝生活点滴的线上空间:用户在添加宝宝基本信息(姓名、出生日期、性别)后,就可以生成宝宝的专属页面,可上传照片、视频、日志来记录宝宝成长。
系统具有无限存储空间,并可以自由设置权限,在朋友、家人之间共享,『我们不是单纯的相册,我们的理念是存储家庭所有充满爱的moments,不仅是照片,还有日记、视频、信件、乃至于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等各种形式。』
其中最核心的功能就是孩子成长的时间轴timeline,根据孩子年龄大小,系统会将上传的内容自动生成时间轴,并且加以分类整理;同时,用户上传内容时可选择标签,系统会将这些标签再度归集并自动按照时间排序——比如上传孩子画画的照片,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孩子第一次、第二次直到最近一次画画的整个过程。
在刘杰的思维里,找到用户的需求点之后,要让用户为工具付费,就必须做出能够让用户付费的东西。目前时光小屋依靠VIP会员增值服务实现盈利,其中重点就在于,在儿童成长这一领域,他们对产品每个细节的打磨都必须极其精致,让用户觉得付费是值得的。
因此,刘杰认为他们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手机系统自带的相册,用户数据最多的地方就是他们的竞争对手,比如iCloud、Google photo、甚至于百度云——他们想告诉用户的就是,孩子的照片存储在更为专业的时光小屋更好更方便。
对产品的打磨体现在时光小屋的各个细节上。 其他共享相册产品上存储空间大多有限,但孩子照片数量动辄几千上万张,因此其最基础的功能是足够的存储空间,并且保证图片视频原始大小,不会像其他软件和朋友圈里一样被压缩精度,『没准现在的某张照片或视频会出现在孩子的婚礼大屏幕上。』
时光小屋拥有强大的搜索功能,支持快速返回过去内容、关键词搜索、按照内容种类和上传者搜索;并且支持全家人共享。
除此之外,还有一些特别的小功能,比如身高体重记录、疫苗提醒和每月成长里程碑提醒,以及最具特色的『给未来的孩子写信功能』——父母可以选择给未来某个时间点的孩子写信,写完后会一直保密存储,直到预定时间就会自动发送给孩子——孩子十八岁生日那天,可能会收到他出生时父母写给自己的信。
『只要围绕孩子成长,将各种细节做透,自然会有用户买单。』时光小屋续费率非常高,全球有数十万付费家庭。
最初时光小屋的主要用户是台湾、香港、美国等海外市场,『我们港台市场占有率达到了70%——这也就意味着每十个新生儿童,七个都是我们的用户。』近年来国内用户越来越愿意为高品质产品付费使用,时光小屋的国内用户也越来越多。目前其全球有超过1000万个家庭用户,国内40%,海外60%。
一般认为工具型产品具有可替代性强、市场饱和以及成长路径太长等固有弊病;也正因如此,变现问题被称为悬在工具型产品创业者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。对于一款优秀的大众工具产品来说,获取用户并不困难,而依靠流量变现的模式也成为大多产品被动的选择。
可以看到,诸多大众工具在这个问题上尝试了社交+内容的模式,但最后转型成功者依旧寥寥。即使体量大如支付宝,强行加入社交后依然被吐槽得体无完肤,更不论近来因将顺风车业务过多加入社交元素,而引发大范围舆论声讨的滴滴。
产品上线几年以来,时光小屋为了变现也经历多次策略调整,他们做过流量变现、内容社区、电商,也尝试过社交。经过尝试刘杰发现,纯定位流量变现会受制于流量主,导致产品逻辑很难照顾到用户实际需求;而电商的红利期逐渐过去,同时供应链、运营等更重的部分和工具产品相比,也完全是一套不同的逻辑。
他坦言,自己前几年某种程度上被部分市场、资本或者行业观点带歪,什么产品都要往社交上靠,产品+社交几乎似乎是必须走过的路径。『其实不一定啊,Google也没有太多社交。我们的产品是家庭内成员之间的交流,其实是一个相对私密的空间。』
他们对产品及盈利模式探索的似乎是一个不断专注的过程。 『我之前一直从战略、市场、资本的角度考虑产品,但其实不一定适合自己,或者只是产生影响的诸多小因素中的一个。』 2017年,刘杰最终决定砍掉其他部分,回归单纯的工具属性,并决定通过增值服务变现。
『产品第一性原理,即产品本质和用户需求才是最本源的因素——从用户层面考虑他们是否需要、愿不愿意、是不是好的解决方案。只要帮用户解决痛点,他们就会使用和付费。』
这个观点的逻辑其实很简单:工具类产品需求一直存在,比起游戏、社交娱乐,生命周期应该更长。因此,如果能找准某一细分领域作为切入点,挖掘用户真实的需求,拓展使用场景,它们依然拥有可能。
来源:搜狐 记者:王珺/主编:张浩